你是律法的仆人还是基督里的自由人?
你是律法的仆人还是基督里的自由人?
加拉太书 3:15-17
『弟兄们,我且照着人的常话说,虽然是人的文约,若已经立定了,就没有能废弃或加增的。 所应许的原是向亚伯拉罕和他子孙说的。神并不是说众子孙,指着许多人,乃是说你那一个子孙,指着一个人,就是基督。 我是这么说,神预先所立的约,不能被那四百三十年以后的律法废掉,叫应许归于虚空。』
有罪的人因信耶稣基督而称义和得救的福音真理是基督教最重要的核心。保罗在加拉太书中强调,罪人因相信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而称义是上帝的礼物,而不是通过人的功劳或为福音真理所做的努力。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对被这种信仰拯救的看法是消极的,认为他们必须自己做一些事情。
当人没有建立得救的观念时,他们是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某种目的。因为他们想成为神,或者靠自己做事接近神的时候,没有意识到人的败坏。这些人不明白人为何成为堕落之物,因此不明白创世以前神的救恩计划。
人们无法通过知识了解上帝的救恩计划。只有凭着信心,我们才能明白神的爱。人的一切努力和功劳,在上帝看来都是无用的。没有神的恩典,它是没有用的。上帝的恩典只有通过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才能实现,因为这是进入上帝应许的唯一途径。
神应许亚伯拉罕将来得救。使徒保罗正在与那些除了对早期教会有信心之外还必须遵守摩西律法的人作斗争。使徒保罗通过上帝对亚伯拉罕的应许提醒我们这些说法是多么错误。保罗将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与他赐给摩西的律法进行对比。亚伯拉罕在摩西之前。加拉太书说律法是在亚伯拉罕之后 430 年颁布的。
在创世记 15:6 中,“他信了耶和华;他就以他为义。”上帝应许土地和后裔,亚伯拉罕相信他们。关于“以他为义”这句话。在这里,人们有时认为上帝承认亚伯拉罕为义。这只是他的信心,他的义,因为亚伯拉罕生了以实玛利,在他 99 岁时不相信上帝应许的孩子。当然,直到他一百岁的时候,神才承认亚伯拉罕是一个义人。从“自己的义”到“神所赐的义”,用了25年。
“亚伯拉罕因上帝称义为义”,不是因律法,而是因对应许的信心。
在基督之后,“圣徒因神称义”是因信,而不是因律法。应许先于法律,更重要。保罗在加拉太书中解释说,律法不能代替应许。法律只是实现应许的工具。
保罗将律法的作用分为五类。首先,法律不能使预先确定的承诺无效。 “我要说的是,在上帝面前在基督里所立的约,即四百三十年后的律法,不能废止,使应许变为无效。” (加拉太书 3:17 I)
第二,律法一直有效,直到应许的子孙来到。 『为什么要为法律服务?是为过犯加上的,直到应许的后裔来到;它是由天使在中保手中命定的。” (3:19)
应许的后裔是耶稣基督。以撒是从肉身生的,象征耶稣基督。神吩咐亚伯拉罕献以撒为祭,亚伯拉罕听从了神的话。这预示着应许的后裔将通过十字架的死拯救全人类。一只公羊代替以撒而死,也预示着十字架上的赎罪之死。
第三,律法规定所有人都被囚禁在罪恶之下。 “但圣经已经断定,所有人都在罪之下,就是要因信耶稣基督,将应许赐给相信的人。” (3:22) 正如罪人被囚禁在监狱中,他们也被囚禁在罪中。对于罪人来说,这意味着世界就像一个监狱。所有人都出生在罪恶的监狱中。
大多数教会人士一想到罪就会想到伊甸园。据说,因为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犯了罪,子孙后代都成了罪人。人们说这是因为罪恶代代相传。那么,耶稣的母亲马利亚也必定是个罪人。然而,耶稣是没有罪的。耶稣也通过玛丽出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如何解释归咎于马利亚的罪并没有归咎于耶稣?
耶稣不是罪人,因为他是从圣灵生的。这取决于他是如何出生的。全人类都是由神的灵气而诞生的。人的堕落会污染上帝所吹出的洁净之灵吗?如果你认为人的行为会污染神所赐给人的灵,那你对神的认识实在是太少了。既然在神的国里犯了罪的灵已经被囚禁在尘土中,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成了罪人。伊甸园的故事象征性地表达了上帝王国的事件。
第四,法律约束每一个人。 “但在信心未来之前,我们被约束在律法之下,对后来要显明的信心封闭了。”
(3:23)
“我们在律法之下”是我们被关押在罪中。我们并没有脱离罪。在信心来之前,这不是得救的信心。我对耶稣的信仰无非是亚伯拉罕一开始就相信的自以为是。他可以说是被召唤的那个。跟随耶稣三年的彼得在十字架前否认耶稣的信仰只是他自己的义。然而,当信德从天而降到圣徒身上时,神就承认他们是义人。这是选民的信仰。
第五,『因此,律法是我们的校长,要带我们归向基督,好叫我们因信称义。可那信心来了以后,我们就不再是一个校长了。”
(3:24-25)
当时,在以色列,人们有一个管教孩子的仆人,这个仆人被称为校长。律法充当校长的角色,使人认识到自己在神面前是罪人。当你遇见基督并进入基督时,你不需要校长,因为对于罪,耶稣基督解决了一切。正如我们从希伯来书所知道的那样,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成为所有进入基督的人的代死。
但是,如果他们还想遵守律法,上帝就不会将他们视为义人,而是将他们视为罪人。如果罪人违反了其中一项法律,上帝就会审判他们。使徒保罗之所以在早期教会与律法主义者争战,是为了让他们认识到福音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说,全人类都被囚在罪的监牢里,这是为了说明上帝会通过耶稣基督的福音将我们从罪的锁链中释放出来。要理解这一点,你必须首先确切地理解为什么地球上的所有人类都像罪人一样生活。当我们知道它时,我们就能知道救恩的意义。信耶稣就得救,连救恩的意义都不知道,你明白吗?如果我们以一种无条件的方式来对待它,“如果你相信耶稣,你就会得救”,这将是困难的。
今天大多数教会都忽略了这两个。首先是牧师没有解释谁进入了基督。当成员在教会中时,牧师对待他们就好像每个人都在基督里一样。他们也很容易认为自己是进入基督的人。要进入基督,我们必须与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联合。那些在基督里的人对世界、罪和律法都是死的。
其次,牧师很容易说,“让我们增加我们的信心”,但他们没有具体解释如何增加我们的信心。讲道结束时祈祷“上帝,请增加我们的信心”并说“让我们增加我们的信心”。如果我们在召会生活中做得好,服务好,捐赠好,这样我们的信心会增加吗?为了增加信心,它必须来自天堂并遵守上帝的话语。顺从上帝的话就是顺从耶稣基督的圣约的话。
第一个字是爱神,第二个字是爱人如己。爱上帝与控制思想不同,而是将自己与耶稣基督一起钉在十字架上。所以克己的生活就是爱神。舍己的理由,是要使死灵复活。因为使死在神面前的灵复活,是神最喜悦的。第二,爱我们的邻舍就是拯救我们邻舍的灵。通过与我们的邻居分享上帝的话语,我们可以让他们死去的灵魂复活,所以上帝很高兴。
在大多数教会中,当我们要求牧师解释“什么是爱上帝和爱我们的兄弟”时,他们用十诫代替。他们解释说“前五诫是爱上帝,后五诫是爱兄弟”。所以,他们说要爱上帝,就必须遵守前五诫。然后,当我们问我们是否应该遵守第四条诫命,即安息日时,牧师们经常说今天安息日已被星期日所取代。安息日的主是耶稣基督。牧师有时会用奇怪的替换来解释这一点。
要准确理解神的旨意,我们必须明白为什么神要拯救失丧的灵魂。人的身体里有灵,当我们脱掉肉体的衣服时,灵必须回到神的国度。
留言
張貼留言